不会花钱的孩子, 以后可能会“穷”一辈子, 这个问题最好早点重视

发布日期:2025-08-05 22:20    点击次数:85

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,就需要学会更多技能去扩大自身的影响能力,以确保未来到的社会上可以更好地应付各种挫折和挑战

今天呢,兰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聊聊“孩子会不会花钱”这个话题

别看这个问题的讨论热点没有那么高,实际上对孩子当前的心态、和未来成长可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力

有个亲戚,家里条件不错,只有一个独生女

在没有什么生活压力的情况下,这个女孩从小就被富养着,吃穿用度也基本上都是捡最贵、最好的去满足

可后面养着养着,妈妈发现爱孩子的方式不只是满足好的生活质量,而是孩子将来有独立应对生活的能力

为了防止女儿花钱大手大脚,从女儿拿钱买了第一袋零食开始,就直接没收了后面一整年的零花钱

虽然爸爸心疼女儿,私底下还是会偷偷塞些钱,但妈妈禁止花钱的命令,也让女儿铭记于心,从小养成的观念就是“只存钱,不花钱”

直到有一次,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,妈妈明明已经告诉女儿:“直接叫个出租车回家”,可孩子居然还是淋着大雨跑回家

问起原因,女儿的回答是“没钱”

妈妈很诧异,打开女儿的手机看了看零钱,甚至比她自己手机里的余额还要高

特别是得知,女儿在外面饭卡钱不够了,也舍不得花手机里的钱,导致她在学校经常饿肚子时,便生气地骂了孩子一句“你真是个榆木脑袋,手机里不是有那么多零花钱吗,为什么不花,为什么让自己活得那么累、那么苦?”

再看着孩子依然呆板的“只存钱、不花钱”思想,妈妈瞬间明白了过去所谓的“禁止花钱,怕孩子花钱大手大脚”,竟然会对孩子造成如此大的影响

是呀,比起孩子乱花钱、不会花钱,家长们更应该教会孩子“如何正确花钱”,如果因为过多的担心而一昧地禁止,那最后的结果无非是“孩子现在不会花钱,未来更不知道花钱了”

那如何才能帮孩子养成一个“会花钱”、“花好钱”的良好金钱支配概念呢?兰妈建议大家从以下几方面多“富养”孩子的内心:

01

日常的学习用品

让孩子拿钱去买,这是在培养生活独立

每次说起零花钱这件事情,可能很多家长都觉得“小孩子就要以学习为主,要零花钱干什么?每天想着乱买东西,每天想着瞎混吗”

可现实却是,有这样思想的家长并不是全部,还是有很多父母支持给孩子零花钱,也支持孩子自己拿着零花钱去买东西的

小的时候,兰妈读书的班里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,大家手里也从来没有零花钱,即便是过年的压岁钱捏在手上,不到一刻钟也被家长没收了,原因是“小孩子要什么钱,装在兜里不会花钱,还很容易就丢了”

于是,大家都懂事地把压岁钱主动上交

直到后来班上转来了一个女同学,她明明乐观开朗、学习又好,可在班上就是没有几个同学愿意跟她玩儿

为什么呢?因为越是优秀的光芒,恰恰越能衬托出站在身旁之人的自卑感

当她穿着漂亮的裙子,头上还有从来没见过的蝴蝶夹子,那栩栩如生、一走路又忽闪忽闪的模样,可是自动屏蔽了班上的所有女同学,大家都不敢和她并肩站在一起,心里面是对美的无限憧憬和向往,行动上却不自觉地往边上缩了又缩

当她兜里每天都有零花钱,中午休息的时候可以买好吃的、好喝的回教室时,班里的同学也会自卑地躲在一边远远地张望着,生怕一个不注意就会嘴馋地掉口水

所以,穷养孩子没问题,但大环境下又必然会产生对比性

如果别人家的孩子都有零花钱、可以自己去体验买东西的喜悦,而你的孩子只能在一旁偷偷地看着、默默地羡慕着,那时间久了,孩子就会渐渐形成不如别人的自卑感

这不是攀比,而是能证明自己实力的价值实现

如果不信,接下来再面对孩子的学习用品时,就放心大胆地把钱交给孩子自己去支配,如果担心孩子会乱花钱,那就施行“定额定点”的方式起到约束

而在这个锻炼的过程中,你会发现孩子与人交谈的胆量越来越高,学数学的计算能力会变强,就连买东西的时候还学会了货比三家

02

家里的生活用品

让孩子拿钱去买,这是在培养家庭责任

经常听很多家长说:“现在的孩子是一点苦也吃不了,只要有一件事没如意,那就会忘记你之前的所有好,整个人就像是讨债的一样,完全不尊重父母不说,还理所当然、趾高气昂地向你索取本就是不合理的要求,难道我们家长真的是上辈子欠孩子,这辈子孩子来讨债的吗”

事实上,从育儿的角度来说,孩子不懂得珍惜、和感恩,其根本原因就是过惯了好日子

当某一次的体验感不如上一次了,心里面就会产生极大的落差感,会觉得委屈、也会觉得愤怒和不公

有一个单亲妈妈,从小对女儿关怀备至、提供的情绪价值也极高,为的就是让孩子心中觉得“自己并不比那些有爸爸的孩子生活差”

只要是女儿开口想要的东西,那基本上都会没有理由地直接满足,才艺培养方面,琴棋书画样样都没有落下,只为了图一个“孩子将来回忆起来,别人有的东西她都拥有过”

可凡事得到的太多也并非好事,世间万物瞬息万变,我们无法全部拥有,更不能为了所谓的攀比望着一山比一山高

14岁那年,在女儿的认可下,单亲妈妈成功上岸,和一个单亲爸爸喜结连理,两个单亲家庭自此合并在一起

新爸爸对女孩一直很好,为了弥补女孩从小没有爸爸的空缺,又考虑到女孩子内心比较脆弱,家里面的好事基本上都是以这个女儿为先

爸爸妈妈为了体现公平公正,新家装修的时候默许女儿抢走哥哥和弟弟的大房间,还特意把两个房间的衣柜都设计成一摸一样风格

可尽管都做到如此地步了,女儿还是不满意,总是抱怨说“你们都不喜欢我,都觉得我没出息”

原来,这个丫头之所以有如此极端的思想,就是因为家里的哥哥和弟弟实在是太优秀,哥哥不用考试就被保送到重点大学,弟弟在班上也一直保持着第一名的好成绩

而这些对于一个经常考试拖后腿的垫底生来说,无疑是极大的讽刺,即便大家都安慰她“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,你也很优秀”,可女儿还是觉得很自卑,在家里不被认可和重视

没办法,爸爸只好想了一个办法:把买菜的掌家权交给女儿

刚开始的时候女儿还不愿意,觉得是爸爸想要使唤她,见不得她舒服,直到坚持观点让女儿真正体会了买菜的乐趣、掌家的权力后,曾经动不动就抱怨发脾气的性格竟然变得大气多了

再次面对哥哥和弟弟的优秀时,也能坦然面对地说:“我也很厉害的,现在家里买菜的掌家权可是在我的手上”

看吧,让孩子“学会花钱”也是有着很大好处的,特别是自信、独立、和成就感方面,往往都有着意想不到的惊喜

这是因为,允许花钱、还有父母赋予孩子的每一项权利,都是足够信任、和足够支持的爱,哪怕孩子之前的表现并没有那么优秀,但在不断的历练之后,整个人都会有着脱胎换骨一样的改变

这就是信任的力量

03

孝顺老人的礼物

让孩子拿钱去买,这是在培养感恩意识

很多时候,乱糟糟的生活里,孩子真的是你人生温暖的那一束光,你以为他还小什么都不懂,可是他却能在你不小心切菜切到手时帮你吹吹,在你委屈落泪的时候给你擦擦眼泪,又或者在你生病不舒服的时候端茶倒水,时刻摸摸你的额头,照顾着你的情绪

仔细想想,如果生命中真的有如此懂事的孩子,昔日的辛苦和劳累也瞬间就值得了

可也有很多家长说:“这样懂事的孩子真的很少,大部分娃也是来讨债的”

事实上,从我们说出这样的话、有这样想法的时候,就说明孩子身上的叛逆和不懂事都是有原因的

认识一个妈妈,是一个脾气很大、嘴巴又比较硬的性格

她的儿子明明已经很优秀了,在学校也经常取得不错的成绩,可是到了妈妈那里,永远都是“就你这样,还是不行的,需要多加把劲儿,要不然很快就被别人反超了”

于是,儿子一直都在马不停蹄地努力着、奔跑着,生怕一个没注意就被人超越了

也因为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吧,孩子在读初中那年,成绩下降,突然还跑回家说“不想读书了”

那一刻,妈妈气急了,把儿子骂一顿、也打了一顿,可孩子仍然是铁了心不想读书

如果再继续说什么,儿子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句话不说、也不想出门见人

后来,还是老师找上门聊了很久才知道,原来在男孩的心中,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最差的,也是做什么都得不到认可的没用人

而这样极端的思想,心结居然还是来自妈妈打压他花钱的一次经历

由于妈妈担心儿子乱花钱,从小到大一直都没有给过儿子一分零花钱

小的时候还无所谓,可到了初中看到别人都能拿钱去买东西时,一颗羡慕的心就在不断膨胀

没办法,男孩知道妈妈那里肯定没戏,就只好通过帮同学写作业、洗碗洗筷子挣了一些小钱

攒了一年、两年,好不容易攒够了买篮球的钱,可妈妈却发现了他的“秘密”,直接没收了辛辛苦苦攒够的钱,还讽刺说:“就你,那么矮的个子还想踢篮球,我看你连一个球都投不进去”

其实,妈妈本意是希望儿子好好学习,也明白学习的过程并没有那么容易,好不容易有时间了,自然也是希望孩子能好好休息的

可话到嘴边就成了批评、和讽刺,当孩子又不能理解时,慢慢就形成了一桩又一桩误会,以至于在男孩心中对自己的评价感极低

还有一个妈妈,她也有一个自卑懦弱、对自己评价感比较低的儿子

不过,在面对儿子时她的表现却是极赞的,也通过自己的不断鼓励和支持,最终帮孩子真正发现自己、并在成长的路上越来越自信强大

事情还要从儿子读六年级开始说起,那个时候的他,由于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,导致他整个人都害怕与人讲话,见到人躲在房间里不敢出门,平时明明会做、能做的事情,也担惊受怕地退缩着不敢前进

眼看着儿子越来越孤僻、让人难以靠近,妈妈就想了一个办法:让孩子去买孝顺老人的礼物

刚开始的时候儿子总是犹犹豫豫,不管哪样东西拿到手上都担心不会被喜欢,而妈妈也没有批评指责,选择耐心地在旁边加油打气说“妈妈相信,只要是你亲手挑的东西,爷爷奶奶都会高兴喜欢的”

果然,当儿子把亲手挑的礼品递到爷爷奶奶手中后,爷爷奶奶首先是激动,然后就是拿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,平时见到亲朋好友唠嗑时也会拿出来分享一番

那种被认可、被炫耀的感觉,很快就让男孩找到了自信,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,还经常会表现得如小男子汉一样,帮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干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

所以,养好一个孩子、养出一个“内心富有”的孩子,秘诀就在于:你相信孩子有多优秀,孩子就能发挥出多大的实力

想要做好这一点,那就大胆地放下你的所有顾虑,给孩子一次花钱的任务,也相当于一次挑战自己的机会

而在一次次的进步、和经验积累下,你会发现孩子所展现的模样,恰恰是我们之前没有见过的沉稳出色